山城冰汤圆

“立学课堂”理念下,小学中段学生课堂“提问力”的培养策略研究开题报告

“立学课堂”理念下,小学段学生课堂“提问力”的培养策略研究开题报告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承担单位:海门区东洲长江路小学        主持人:祝沂恒

一、课题的提出

(一课题的缘起

      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“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、获取新知识的能力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”的倡导。姚本先先生认为“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、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、困惑、焦虑、探究的心理状态。”陈秀珍指出:教师应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,营造“民主的课堂”,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,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为一个主动探讨的过程。

        将学习过程由以前被动、接受性的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,国内外一直都在致力于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。其研究现状如下:

      (1)国外研究现状

       从20世纪初起,国外教育家已经意识到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,但提问的主体却一直被教师所占据。70年代后,提问的主体开始出现分化,最具有代表性的如布鲁纳的“发现教学法”,以学生为课堂提问主体的观念得到了广大教育家的认可。80年代后,西方国家也探索出了众多的教学模式,如施瓦布的“探究学习法”和风靡美国的“木匠教学法”等等。

        (2)国内研究现状

       早在两千多年前,我国就有许多伟大的教育家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。著名教育家孔子要求他的学生“每事问”,并提出“疑是思之始,学之端”的重要教育思想。孟子对孔子的这些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,提出了“尽信书,则不如无书”的教育观念。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又提出“发明千千万,起点是一问。人力胜天工,只在每事问”的教育观念,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对思、疑、问的重视。

        (二)课题研究价值:

      1.立足于新课改的教育思潮,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。本课题着力研究学生“提问力”的培养策略,解决如何培养学生敢问、会问、善问的精神和方法技巧,以期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、积极性,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。让学生在质疑、解惑的过程中,真正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,使学生在“问题”课堂中,逐渐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。

      2.在“立学课堂”的理论指导下,致力于对教师教育实践的指导。在小学教育中,指导教师的课堂实践着力于“提问力”的培养,提升学生学习效果,增强教师教学智慧,使学生与教育相契相合。

      3.在“双减”教育政策的实施背景下,致力于对“双减”政策的研究和深化。“双减”政策的实施,需要内外兼治。它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:学校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,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;要提高作业的质量,为学生减轻多余的作业负担;更重要的是将教育的目的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。“提问力”的培养不仅指向于儿童当下的发展,而且指向于儿童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,“提问力”是“双减”背景下学生必备的能力素养。

      4.结合本校校本化课程的开展,致力于探讨“立学课堂”下学生“提问力”培养的课程实施。这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,来自对教育特性的准确理解与把握,是教育非执行不可的重要原则。 

      二、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

     (一)立学课堂”:

      2019年,为深入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,南通中小学课堂赋名为“立学课堂”:即从落实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目标出发,进一步强化“以学生为主体,以学习为中心”的课改理念,力求重构“限时讲授、合作学习、踊队展示”框架下的南通教学新样态,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,让学生真正在“学”中立人、立根、立身。

      (二)小学“中段学生”:

      小学“中段学生”是指小学三、四年级的学生。这些学生正处在从低年级的懵懂迷茫,到高年级逐渐有自己思考主张的渐进渐长的阶段。如何提升他们的观察力、表达力和思考力,都源自于他们提问力的培养。这样的提问力与他们幼年时期的好奇好问,是有所区别的。

      (三)学生“提问力”:

      “提问力”,即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它是在思维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作用力,其深度取决于提问者对于所提问对象的信息获取量,其指向取决于问题的价值目标,其效用可帮助人们逐渐洞悉事物的本质,但提问力的提升取决于对所提问对象的深入思考和准确把握。小学中段学生的“提问力”是指在教与学的特定情境下,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能尝试着自主质疑、自觉思考、自为主动地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,并逐步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的一种能力。

      (“立学课堂”理念下,小学中段学生“提问力”的培养:

      在“立学课堂”的教学理念下,基于小学中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特点,以个体为基础,根据学科类别的不同,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,培养学生敢问、会问、善问的精神和方法技巧,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、积极性,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。让学生在质疑、解惑的过程中,真正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,发散学生思维的广度,增加学生思考、质疑的深度,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,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。

      三、课题研究的目标和要紧内容

      (一)研究的目标:

      (1)对当前中学段小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现状的把握和反思,探索出影响小学生“提问力”培养的深层原因。

      (2)根据小学生“提问力”的形成特点、规律和影响因素,深刻认识到小学生课堂提出问题能力的缺失,并针对这些缺失、原因提出促进小学生课堂“提问力”发展的有效、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,从而能够使小学生“提问力”得到更好、更系统的发展和提升。

      (3)立足“双减”政策背景,在把握中学段小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现状的基础上,提出培养学生“提问力”的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。

      (4)结合儿童立场,全学科探索培养小学中学段学生“提问力”的共同路径,让深度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,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,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
      (二)研究内容:

      (1)“双减”政策背景下,小学“立学课堂”教学调查分析;

      (2)“双减”政策背景下,小学中段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现状审视:

      研究要点:

      ①小学中段学生“提问力”的现状调查分析。

      ②影响小学中段学生“提问力”培养的原因分析。

      分析范畴:应试教育;教师权威影响;学生提问的内在心理因素;学生问题意识的缺乏;学生提问方法的匮乏等。

      ③“双减”政策背景下,培养小学生课堂“提问力”的意义。

  1. 探究小学中段学生“提问力”的形成机制和过程。

  2. 培养小学生“提问力”的教学原则、策略与特征。

      研究要点:

      ①“立学课堂”理论指导下,培养中段小学生“提问力”的教学原则。

      ②“立学课堂”理论指导下,培养中段小学生“提问力”的教学策略。

      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,让学生敢于提问;

      创设恰当适宜的问题情境,让学生勤思会问;

      教给学生质疑提问的方法,让学生善于提问。

      ③“立学课堂”理论指导下,培养中段小学生“提问力”的教学特征。

提趣问,吸引思考;择机问,引发思考;分层问,有效思考;

循序问,渐进思考;重点问,突破思考;对话问,碰撞思考;

迂回问,启发思考。

      (5)实施“立学课堂”理论指导下中段小学生“提问力”培养中的创造性实践和校本化实践。

      研究要点:

      ①人文学科教学实践领域内,对学生“提问力”培养的研究;

      ②英语学科教学实践研究内,对学生“提问力”培养的研究;

      ③艺体学科教学实践研究内,对学生“提问力”培养的研究。

      3.研究重点:

      (1)“双减”政策背景下,小学中学段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现状审视。

      (2)探究小学中段学生“提问力”的形成机制和过程。

      (3)培养小学中段小学生“提问力”的教学原则、策略与特征。

      (4)实施“立学课堂”理论指导下,小学中段学生“提问力”培养中的创造性实践和校本化实践。

      四、研究方式及思路

      (一)研究的方式:

      一、文献法(学习借鉴、指导实践)。

      二、行动研究法(关注进程、注重进展)。

      研究制定打算,扎实展开行动研究,每一次行动研究做到有打算、实践、观看、反思这四个环节。

      三、体会总结法(体会积存、理性分析)。搜集、整理课题研究材料,挑选、提升、应用、推行。

      四、调查统计法(个案分析、数据整理)

      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进程中的典型案例,进行分析、反思。

      (二)研究的思路:

      核心素养视野下着力研究中段学生“提问力”的培养策略,课题组核心成员是从海门区东洲长江路小学教师团队中,精挑细选出的对本课题感兴趣且教科研能力强的精英骨干组成。研究从文献研究和现状调查着手,解决如何培养学生敢问、会问、善问的精神和方法技巧,围绕“立学课堂”的基本特征、操作要义、评价手段等,边实践、边思考、边调整、边总结。

      为了保证研究的规范、有效,特邀请吴建英校长进行指导。课题研究过程中,课题组将积极争取上级科研部门和专家、学者的指导和帮助,重视课题研究的方向、对子课题组研究的整体架构,定期组织研讨、总结,及时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,努力发挥区域研究的辐射、引领作用。







评论